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哈尔滨市呼兰区光明社区三委七委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2-12-28 | 作者:管理员
项目名称哈尔滨市呼兰区光明社区三委七委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公式单位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
地块基本信息公式类别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第二阶段现用地类型一类用地
公示时长15天公示时间2022年12月28至2023年1月11日
行政区划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地块面积19.22万m2
地块规划用途一类用地(居住用地(R))地块详细地址哈尔滨市呼兰区光明社区三委七委棚户区改造地块,
北邻萧红大街、东至规划道路(南二道街),南邻滨
河北路,西邻兰河新城。
经度126.5988234纬度45.96935314
报告编制信息调查起止时间2022年1月3日至2022年3月10日报告编制单位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
联系人杨钟联系电话15114570829
样品检测单位国土资源部哈尔滨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实验测试研究中心)
土壤是否超标土壤超标污染物名称
地下水是否超标地下水超标污染物名称
公示授权信息委托人类型企业委托人哈尔滨呼城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人联系人孟祥宇委托人联系电话18903668567
委托人地址哈尔滨市呼兰区北大街119号

报告主要结论土壤环境评价结果
本项目地块内检测共设置7个土壤监测点位,除了RT4点位采集3个深层样品其余均采2个深度样品,共获得22个有效土壤样品。分析参数包括7项重金属(砷、 镉、铜、铅、汞、镍、六价铬)、挥发性有机物(27项)、半挥发性 有机物(11项)和石油烃(C10-C40)。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铜、镍、砷、汞、铅、镉、均有检出,六价铬未检出;挥发性有机物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未检出;半挥发有机物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和茚并[1,2,3-c,d]芘有检出,其他半挥发性有机物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未检;石油烃(C10-C40)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土壤样品中所有检出因子监测结果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地下水环境评价结果
本次场地环境调查,现场共布设地下水监测井4眼,测试项目39项。
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点位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其他各项监测因子均能够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超标可能是由于新建地下水井,洗井和取样过程导致,因此地块内地下水没有受到污染。
建议
(1)在该场地后续开发过程中,应切实履行实施污染防治和保护环境的职责,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预防场地环境污染,维持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水平。
(2)建设单位需要在施工地块内合理安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并做好雨水冲刷和残液地下水渗漏的保护措施,生活垃圾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理,加强对地块土壤及地下水的保护未来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或超标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不确定性分析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则和规范要求开展。由于环境介质的异质性以及初步调查采样点位网格密度有限,不排除地块内存在一些特殊的异常情况。开展调查结果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对污染地块的管理,降低地块污染物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是基于实际调查,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专业判断进行逻辑推论。因此,报告中所做的分析以及调查结论会受到调查资料完整性、技术手段、工作时间和项目成本等多因素影响。
现场调查时我们发现如下现象:
1、遥感影像2002年之前缺失,导致之前用途不明确,通过对社区、村委会、原住居民进行访谈,相互印证,该地块历史始终为哈尔滨市呼兰区光明社区三委七委棚户区,在历史使用过程中,有4家工业企业,由于部分企业年代久远,且停产多年,相关资料缺失,存在污染地块的可能源,需进行第二阶段调查。
2、本调查中所用到的数据是根据有限的采样点数量得出的。初步采样分析阶段,布设点位有限,另外采样点位置、采样深度,均是根据前期调查的情况和现场采样人员的专业判断得出,因此,所得出的污染物分布和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偏差。
3、本调查的结果是根据实验室测试土壤样品及水样得出的。但是,实验室检测项目无法涵盖样品中的所有物质并且检测精度受到实验设备等的影响。因此,检测得到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和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偏差。本次调查样品采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设置平行样品,样品测试过程采用内部平行方式来降低检测过程不确定性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4、本报告的结论或推论均是调查人员根据有限的资料和数据,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因此,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与客观情况可能会有偏差。
综上所述,由于人为及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本报告是仅针对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分析。如果之后地块状况有改变,可能会改变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等,建议立即向环境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




上一篇: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关于加强冬季野外施工安全生产的通知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